点“石”成“金”
2025-08-12 18:08:24
在闽中大地,一场以“氟”“硅”为核心的新材料产业革命正在悄然兴起。作为福建省氟硅资源核心集聚区,三明坐拥萤石矿(氟的核心原材料)储备3000万吨、石英矿(硅的核心原材料)储备1亿吨的双重资源优势,氟硅产业正成为三明市特色产业和县域重点产业链。目前,三明市有氟硅化工企业72家,较5年前增加20家,其中国家高新技术企业7家、科技“小巨人”企业6家。2024年,全市氟硅产业工业增加值增长超16%。
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三明市分行认真贯彻落实《金融支持福建省县域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意见》,持续深化“一县一品 贷动‘闽’生”专项行动,引导金融机构紧握县域氟硅行业发展脉搏,以政策引领为“指挥棒”,以金融赋能为“动力源”,助推氟硅产业朝着“规模化、集约化、链条化、特色化”方向加快发展。截至2025年6月末,全市金融机构对氟硅企业授信达46亿元,累计放款17.26亿元,为氟硅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
三明市沙县区不仅以小吃闻名,还有一座“硅谷”——高砂工业集中区。区内拥有正元化工、阿福硅材料、同晟科技等规上企业8家,目前二氧化硅产能32.5万吨,占全国的六分之一。
“这几年我们投入1000多万元升级精细二氧化硅工艺,有效提升了市场竞争力,特别要感谢兴业银行、农行的关键‘输血’。”福建同晟新材料科技股份公司负责人感慨地说。作为国内“蓄电池隔板(隔膜)用二氧化硅”行业标准的主要起草单位,在金融的支持下,福建同晟新材料科技股份公司加大研发投入,一举突破了国外的技术垄断。
“中国好硅在福建,福建好硅在三明”,得天独厚的氟硅资源,叠加金融政策的精准赋能,正为氟硅产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三明市分行不断加强金融支持县域特色产业发展,配合出台《三明市支持氟新材料产业加快发展政策措施》《三明市化工园规范提升实施方案》,引导金融机构用好用足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碳减排支持工具等政策工具,叠加“技改贷”“科技贷”“专精特新贷”等优惠利率贷款,持续释放低成本资金政策红利,对产业链企业科技创新和技改扩建项目、园区配套设施建设给予融资支持和财政补贴,支持氟硅新材料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此外,中国人民银行三明市分行还联合市工信局等相关部门指导兴业银行三明分行举办“氟硅链动·兴启未来”县域重点产业链“四链”融合产融对接会,促成6家氟硅企业与兴业银行三明分行进行签约,达成授信12.8亿元,目前已发放贷款3亿元。
目前,三明市氟硅产业已构建起完整法人产业链,上、中、下游企业形成差异化经营格局。中国人民银行三明市分行指导金融机构精准对接各环节需求,以全链条、多层次的金融支持,推动矿石资源优势向产业胜势转化,助力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
上游,引金融活水支持资源开采。针对萤石矿开采企业轻资产、抵押物不足难题,邮储银行三明分行创新金融产品,为某采矿企业提供3000万元采矿权抵押贷款,支持智能化矿山改造。建行三明分行向三钢集团提供3亿元并购贷款及财务顾问服务,助力其获取萤石采矿权与生产线,补齐原材料供给短板。
中游,强化金融赋能技术升级。宁化农信联社针对氟硅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痛点,运用提质增效专项资金,为福建固态有机硅材料有限公司发放300万元贷款用于采购原料,并让利1%降成本,助其稳产增效。兴业银行三明分行为福建三农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发放2.3亿元技改贷款,助力建成福建省首条纯度达99.99%的高纯度四氟乙烯生产线,填补国内高端氟聚合物原料空白。
下游,支持企业扩大产能。农行三明分行向氟新材料龙头企业三明市海斯福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授予3亿元综合授信,发放4480万元用于“高端氟精细化学品(二期)项目”。该笔贷款还享受技改贴息,大幅降低企业融资成本。项目达产后,将形成年产1.92万吨高端氟精细化学品、3万吨锂电池电解液产能,产品覆盖含氟医药中间体等高附加值领域。
作为氟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孵化器”与“加速器”,产业园区正释放强劲驱动力。三明市黄砂新材料循环经济产业园作为省级化工园区,主要专注氟新材料产业,以节水、轻污染、高附加值的氟硅新材料产业为主导,带动上下游产业链循环发展。目前,园区内14家氟硅及化工新材料投产企业已初步形成产业链闭环。
为进一步对园区进行改善提升,兴业银行三明分行针对性策划了“生产净化与产业融合发展建设项目”,并提供1.3亿元融资贷款支持。该项目建成后,将为园区企业供应中、低压蒸汽满足生产需求,预计每年可减少碳排放量约18万吨。
针对氟硅产业生产流程复杂,部分企业面临环保治理与融资发展等多重挑战,中国人民银行三明市分行发挥窗口指导作用,引导金融机构深入园区调研,了解融资痛点,创新推出环境信用等级挂钩贷款、碳排放双控挂钩贷款等专属信贷产品,助力企业开展绿色低碳改造工作。兴业银行三明分行推出超低排放挂钩贷款,将贷款利率与减排目标挂钩,企业若实现二氧化硫等污染物年减排量及浓度优于标准,可享受利率优惠。截至2025年6月末,该行累计落地各类挂钩贷款40笔,业务金额4.94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