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及制造|2024行业趋势解读与招聘挑战
2024-05-03 17:49:47
化工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性行业,包含数以万计的产品种类,各具有不同的物理化学特性。据美国化学文摘记载,全世界作为商品上市的化学品有10万余种,经常使用的有7万多种,每年全世界新出现化学品有1000多种。化工行业具有十分明显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不仅产品总量不断增长,化工产品的消费广泛分布于基建、房地产、农业、汽车、服装等国民经济各个领域,不仅如此,产业结构也随时在发生改变。
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支柱行业,化工及制造业的表现往往与整体经济发展紧密相连,既难以出现风口行业般飞速上涨的现象,相应地,也不会在整体经济放缓的时候骤减。不会是风口,也不会整个行业一刀切。
本文由 Partner One上海化工及制造业团队顾问经理 Joey Zhou分享过去一年来化工及制造业的行业特点及招聘趋势。
2023年,全球宏观经济的整体放缓对化工及制造业造成了不小的冲击。需求减缓导致产品价格下跌,同时原材料成本上升,加剧了企业面临的挑战。
过去一年,我们成功招聘的岗位集中包括胶粘剂,塑料,涂料,包装材料,气体以及添加剂等领域,所覆盖的终端应用行业以新能源电池,储能,半导体,电子,医药包装及个人护理为主,随后是汽车及售后市场,农化,太阳能,轨道交通,航空,食品,玻璃,风电,纸张,纺织以及建筑等。我们的服务涵盖以上行业的所有职能方向。
从一月份国家发布的数据来看,国内工业生产持续恢复,超六成行业及产品实现增长。然而,受全球宏观经济影响,化工及制造业面临着原材料成本上升、需求放缓、产品价格下跌等挑战,因此行业总体趋势有所回落。特别是大宗化工品企业及传统制造企业,面临着同质化竞争严重同时落后产能及老装置占比较大的双重难题。
尽管伴随以固定资产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方式空间渐趋有限,国内经济的发展进入新阶段,以工业产品为主的化工品需求增长也相应受到影响,但与新兴产业及消费升级相关的化工品需求将保持快速增长。特别是新能源汽车、可再生能源、可持续环保回收等领域,因政策支持和社会关注度的提高而呈现快速增长。这反映了化工行业对可持续发展的回应。企业纷纷调整战略,增加对这些领域的投资,以满足市场需求。
产能过剩是化工及制造行业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一方面过去几年过去数字化进程加速,行业整体转型造成产能过剩;另一方面,过去几年投资扩张,而整体经济增速放缓,也使得产能过剩问题尤为明显。这导致产品供大于求,价格竞争激烈,企业面临较大的市场竞争压力。同时,产能过剩也引发了资源浪费和环境问题,需要行业共同努力来解决。
随着全球低碳经济的推动,化工行业积极响应低碳化趋势。企业加大对清洁生产技术的投入,同时政府出台政策推动淘汰不环保、不安全的落后产能。这为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但也需要企业在技术和资金上进行适应和改造。
龙头企业凭借其资金实力、技术创新和市场份额的优势,更能够适应行业波动。他们能够通过战略投资、并购以及不断提升产品附加值来保持相对稳定的发展。这种优势使得龙头企业在市场动荡时更具竞争力。
从人才招聘情况来看,过去一年化工及制造行业的人才结构也在顺应以上趋势做出相应调整。
由于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和市场竞争压力,2023年,超过六成的外资化工及制造业企业正在或者已经完成组织架构调整和优化裁员过程,精简管理层、优化业务流程以提高效率,并适应新的市场环境。
与此同时,50%-60%企业出现headcount冻结情况,多数高层岗位招聘通过内部渠道完成,比起外部高薪聘请,企业会更优先考虑通过内部转岗来实现内部资源整合。节省成本的同时,也规避了新招聘人员的潜在风险。
外资企业在国内的项目投资总体收紧,人才招聘更加谨慎。首先表现在新增岗位数量有限,外资企业少量对外招聘的岗位均以替代岗位为主。其次,企业招聘流程明显较往年更长,对候选人的要求更为严格,招聘决策链通常参考多方意见。同时,公司更注重提高内部人才的综合素质,以应对市场不确定性。
相比明显收紧的外资企业,国企民企最近几年势头较为不错,从外资流入国内企业的人才比例持续上升。当然由于外企和民企存在的诸多不同点,我们也可以看到这样的转变通常也是不太容易的,企业和候选人双方都相对谨慎。外企的管理很规范,制度方法论都很成熟;外企对一把手的要求更多是在执行力方面,而民企更需要创造,不仅要有想法,更要有能力把想法落地;外企的人际关系比较简单,民企的人际关系相对比较复杂,由于制度不规范而有比较多的灰色地带,需要靠人与人的关系来解决问题。
随着新能源电动汽车的兴起,公司对相关领域的人才需求增加。同时,对于拥有不同岗位经历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也明显上升。例如:懂技术的销售、有战略思维的研发技术、甲乙方经验结合等等的“斜杠”人选。这反映了行业对多方面能力的综合要求。各大公司都希望能抢到这两类优秀候选人。
可持续发展相关岗位在各个职能维度出现,战略、业务开发、工厂运营、EHS(环境、健康与安全)、供应链、研发等部门都在寻找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人才,以满足社会对环保和社会责任的要求。
一方面,化工及制造行业对年轻人的吸引力减弱,流向化工行业的年轻人和应届毕业生有减少的趋势。在快节奏高需求的社会背景下,年轻一代更倾向选择快速变现、快速增长的风口行业。
另一方面,行业内人才跳槽周期明显缩短。过去传统制造和化工行业候选人跳槽周期一般在7-10年,近几年来跳槽周期缩短到3-5年已经很常见,多数候选人在入职的第三年开始寻找外部新机会。
因此,如何吸引和培养年轻高潜人才,如何提供创新的工作环境和发展机会等成为每家企业人才发展的重要话题。
总的来说,新的一年整体人才市场优胜劣汰效应将会更加显著。无论是对于企业还是候选人的个人职业规划来说,都会更多地追求更加长远、可持续以及更加健康的成长和发展。Partner One建议候选人能够以开放心态来面对未来新形势,注重多元发展,对新兴领域和可持续发展的动态保持敏锐洞察。在跳槽选择新机会时,综合考虑岗位的未来发展前景与个人发展规划的契合度,以提升自己应对变化的能力。
Partner One由一批经验丰富的专业招聘人员创立,分别在上海、北京、广州设立办公室。我们的合伙人在中国拥有平均十五年的招聘经验,是各自领域的专家。Partner One 希望通过与客户及候选人建立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来帮助他们达到人才招聘管理和职业发展的最佳目标,从而实现我们的使命与愿景 - 联结理想工作与美好未来,成为值得信赖的人力资源合作伙伴!Partner One的价值观是通过激情、赋能、担当、合作、生活及卓越达到人尽其才,伯揽众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