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期报告】硅:树新规以破旧局
2024-07-04 10:22:49
2024年工业硅产量495万吨,同比增长30%,工业硅国内供应量473万吨,同比增加27%。消费端:多晶硅对应工业硅消耗量220万吨,同比增加22.9%;有机硅对应工业硅消费量129万吨,同比增加16.2%;铝合金对应工业硅消费量80万吨,全年工业硅供应过剩24万吨。目前近月合约价格迫近企业丰水期现金成本,工业硅的下跌行情已经进入鱼尾阶段不宜追空,9月份之前若出现反弹可继续短线空单。即使绝对价格低位当下也无需考虑布局多单,2412合约绝对价格高位刺激工厂积极生产,供应过剩格局难改近月合约没有向上驱动,耐心等待年底仓单注销后的市场格局和2025年合约绝对价格变化再评估能否有布局多单的机会。
截至6月下旬全国总开炉数401台处于历史高位,2412合约绝对价格高位刺激西南地区丰水期积极复产并更换原料生产新规交割品,按照历史单纯云南地区供给增加量仍有2.7万吨/月,预计2024年全年工业硅产量495万吨,同比增长30%,97+再生硅产量55万吨,同比增长14.5%。
有机硅虽弱但坚,产量保持稳定增长,预计2024年全年DMC产量240万吨,同比增长14.3%。
多晶硅现货价格跌破龙头企业生产先进成本,5月以来触发全行业自主检修,后期仍有78万吨产能计划检修或停产(存在减停产不及预期的可能),即使短期的检修行为也将对产量造成明显影响。预计2024年多晶硅产量200万吨,同比增长33%。
2024年上半年工业硅维持前期的下跌趋势,工业硅盘面加权价格从14500元/吨最低探至11400元/吨,跌幅达到20%。5月份一方面由于当时其他品种上涨趋势良好工业硅处于绝对价格低位,多头资金参与增加;另一方面节能降碳再出文件涉及工业硅行业,要求合理布局硅行业新增产能,两方面因素使得硅价触底反弹从11600元/吨上涨至13500元/吨。不过基本面供应过剩的压力终将使得硅价承压下滑,进入丰水期西南地区积极复产,产量屡创新高供给压力陡增,消费端多晶硅价格跌破现金成本造成全行业减产,消费量减少供应过剩加剧,截至6月底工业硅加权价格重新跌至11400元/吨。
① 多晶硅行业刮骨疗伤正在进行中,全行业减产稳住多晶硅价格进一步下跌的趋势,在政策主导下尚未投产的规划产能如期进行概率较低,多晶硅行业长远看或转变为稳步良性的健康发展。
② 当下丰水期叠加工业硅2412合约的绝对价格高位,西南地区硅厂换原料生产新规421积极性较高,供给压力在三季度持续,但进入四季度或长远发展规划,行业产能置换炉型升级势在必行,存在供需错配的可能带动价格上涨。
③ 在全球降息的大背景下,基本面表现尚可的商品价格普遍处于市场高位,虽然新能源行业处于供应过剩局面尚未扭转,但绝对价格低位有望吸引多头资金进行长线布局。
据SMM数据统计1-5月份中国工业硅产量182.4万吨,同比增长27.5%,97和再生硅产量23.8万吨,同比增长15.5%。从5月份开始,随着四川地区进入平水期电价下滑,西南地区进入集中复产周期,6月份开始与云南地区进入丰水期接棒四川进行积极复产,供给端周度产量屡创新高,但表观消费表现平平,造成库存压力持续增加。
根据百川数据统计,截至6月下旬全国总开炉数401台处于历史高位。四川今年枯水期时期开炉数量20台左右,5月份平水期开始进入集中复产期,截至6月下旬开炉数已达到67台,基本已经完成复产计划。云南地区枯水期开炉数量30-40台,云南6月份略有下调进入复产周期,截至6月下旬开炉数达到73台,7月份进入丰水期电价将进一步大幅度走低,按照历史规律开炉数峰值达到110台左右,单纯云南地区供给增加量仍有2.7万吨/月。新疆地区今年开工较为稳定,并未出现去年的突发事故,当下开炉数165台,市场传闻大厂检修未得证实。新疆伊犁地区已出产能置换明细,但尚未明确执行时间。
据原统计2024年工业硅新增产能有望达到179.5万吨,但由于硅价低迷以及其他资金、手续等问题,造成一系列的延误与推迟,目前统计2024年有望新增产能缩减至102.5万吨,其中上半年已投产产能仅有约22万吨,剩余80万吨新增产能仍存在投产不及预期的可能,我们估计下半年可投产产能40-50万吨。
预计2024年全年工业硅产量495万吨,同比增长30%,97+再生硅产量55万吨,同比增长14.5%。
今年丰水期,西南地区对光伏等新能源补贴将由大工业用电企业相应承担,这将造成硅厂用电成本同比增加0.015元/度,不过即使如此丰水期电费仍将下调至0.4元/度以下,新疆伊犁地区电费进入一季度就有所上调,但此成本下工厂仍可有利可图,如果对照2412合约利润非常丰厚。按照6月份电费计算新疆(网电)生产完全成本13000元/吨,四川12500元/吨,云南14000元/吨,云南成本在7月份仍将进一步下调,此成本计算包含财务折旧等费用,但实际老厂经过长期运行后已无其他费用,生产成本与现金成本所差无几,即老厂成本将减少1000元/吨左右。
据SMM统计,截至6月下旬工业硅社会库存65.3万吨,一季度总库存增加17万吨,二季度总库存增加7.7万吨;样本工厂库存24.2万吨,二季度增加3.1万吨。4月份工业硅价格底部盘整保持相对平稳,多晶硅价格岁仍在下滑但尚未开始减产且前期新增产能正常爬坡释放市场,叠加春节过后有机硅和合金行业进入传统消费旺季,企业采购意愿相对较强,工业硅社会库存短期出现下滑。但随着消费旺季难以兑现利润,工业硅供应过剩格局加剧导致下游企业采购意愿减弱,随着多晶硅行业的减产让工业硅的消费更加雪上加霜,工业硅库存再次开始连连攀升。
当下虽然西南地区大多前期以高价预售远期工业硅,但工业硅大多被期限商持有,并未被实际消耗,9月份之后随着西南硅厂更换原料生产新规交割品可在远月合约保值,且9月份之前难以见到供给端减少或消费的复苏,预计库存压力仍将进一步增加,当下老货库存压力制约近月合约价格,是的近月合约与2412合约价差拉大,但9月份之后随着新规交割品质检注册情况的明朗化,2412合约有望承受更大压力使得近远月合约收窄。
有机硅市场自2023年三季度以来到现在持续处于亏损状态,但行业却进入了弱势稳定平衡状态中。春节前后伴随着有机硅传统消费旺季价格上涨至高点16000元/吨之后,随着工业硅原料价格下跌造成有机硅成本走低,有机硅市场价格跟随回落至13600元/吨,整个二季度行业维持亏损1500-2000元/吨保持平稳。
据SMM统计1-5月份中国DMC产量95.9万吨,同比增长14.9%,有机硅出口市场表现相对良好,1-5月份累计净出口17.1万吨,同比增长42.5%,国内消费78.6万吨,同比增长11%。国内消费保持稳定增长,出口市场相对抢进,综合对冲了产量的增长,使得库存保持相对平稳,不过整体供需平衡状态下有机硅价格难上涨,企业亏损情况难有恢复。
据统计2024年6月之前中国DMC已投产新增产能25万吨,后续计划新增产能58万吨,但考虑到行业利润不佳新增产能可能推迟且大厂投放过程存在梯度性,因此预计2024年全年DMC产量240万吨,同比增长14.3%,高于年初预期的230万吨,对应工业硅消费量129万吨。
自2023年三季度以来多晶硅价格处于持续下滑阶段从未改变,2024年多晶硅致密料价格从60元/千克下滑至35.5元/千克,颗粒硅价格从57元/千克降至32元/千克。市场销售价格跌破龙头企业生产成本且消费不足销售不畅的情况下,企业成品库存增加资金回笼受阻,行业面临规模性的减产检修。据测算棒状硅龙头企业生产成本约41元/千克,二线元/千克,颗粒硅生产成本约37元/千克,工业硅原料价格的持续下滑以及多晶硅企业的成本控制成效使得多晶硅生产成本处于持续下滑过程,但依旧难以扭转供应过剩格局下全行业面临亏损危机的现状。
据SMM统计1-5月份中国多晶硅产量85.1万吨,同比增长56.4%,5月份日均产量5700吨,环比减少300吨/天,6月份将会进一步下滑。据前期统计2024年多晶硅有望新增产能达到90万吨,但随着价格的下调投产意愿降低,截至2024年6月份新增多晶硅产能仅有30万吨,虽然大部分企业表示新增产能仍在稳步推进中,但当下全行业检修减产的情况下大概率全部推迟投产计划,若下半年多晶硅价格难以缓解的线新增产能的可能,个别企业短期甚至暂停了多晶硅项目的建设工作。
根据市场消息收集,自五六月份以来行业内龙头企业均存在检修减产的计划,排除在6月之前已完成检修的企业,后期仍有78万吨产能计划检修或停产(存在减停产不及预期的可能),即使短期的检修行为也将对产量造成明显影响。
预计2024年多晶硅产量200万吨,同比增长33%,远低于年初预期的240万吨,对应工业硅消耗量220万吨。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统计1-5月份中国铝合金产量655.8万吨,同比增长22.4%,根据钢联数据统计铝棒产量也创新高,政策方面主导铝水比例持续提升,铝更多以合金形式体现,虽然上半年铝加工费表现并不理想,但这并不影响合金类整体产量的快速攀升。此外铝用终端消费表现尚可,预计2024年铝合金方便对工业硅消费量为80万吨。铝合金最主要消费终端为汽车、家电、光伏及地产行业,汽车方面,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统计1-5月份中国汽车产量1138.4万辆,同比增长6.5%,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392.6万辆,同比增长31%,传统汽车产量745.8万辆,同比增长-2.9%。汽车行业开年打响降价第一炮,将有效拉动汽车消费以及更新换代,预计2024年中国汽车产量将会超预期表现,预计燃油车产量1950万量,同比减少5.2%,新能源汽车产量1190万吨,同比增加24.2%,其中混电动车产量770万辆,同比增加15%,混动车产量420万辆,同比增加45%。光伏组件方面,1-5月份组件产量231.1GW,同比增长27.7%,虽然受利润影响5月份组件产量环比出现下滑,但全年对合金消费依旧可为正。地产方面争议较多,1-5月份累计竣工面积同比下滑20.1%,但随着地产市场成交的好转装修的需求及家电的改善都可以修复地产竣工的弱势。因此对2024年铝合金产量方面相对乐观,对工业硅消费达到80万吨,同比增长23%。
据海关统计1-5月份中国工业硅累计净出口29.2万吨,同比增长24.8%,欧洲降息消费有望触底反弹,一带一路项目持续推进,全商品出口市场表现强势。
供给端:2024年工业硅产量495万吨,同比增长30%,工业硅国内供应量473万吨,同比增加27%。
消费端:① 多晶硅产量200万吨,对应工业硅消耗量220万吨,同比增加22.9%;② 有机硅产量240万吨,对应工业硅消费量129万吨,同比增加16.2%;③ 铝合金市场表现超预期,工业硅消费量80万吨。
综上所述,2024年工业硅供应过剩24万吨,暂时看供给过剩的压力难以缓解,后期需要2412合约价格下跌到绝对低位叠加枯水期工厂积极减产来缓解供给压力。
原本预计2024年全年价格波动区间11500-13500元/吨,目前近月合约价格已经靠近11000元/吨并且迫近企业丰水期现金成本,工业硅的下跌行情已经进入鱼尾阶段不宜追空,9月份之前若出现反弹可继续短线空单。即使绝对价格低位当下也无需考虑布局多单,2412合约绝对价格高位刺激工厂积极生产,供应过剩格局难改近月合约没有向上驱动,耐心等待年底仓单注销后的市场格局和25年合约绝对价格变化再评估能否有布局多单的机会。
投资者关系关于同花顺软件下载法律声明运营许可联系我们友情链接招聘英才用户体验计划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举报邮箱: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90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