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地聚物低碳胶凝材料绿色创新大会召开
2024-11-07 02:40:11
工业固废有了新利用!近日,2024地聚物低碳胶凝材料绿色创新大会在包头召开,300余名来自高校院所和企业的参会代表共同探讨了地聚物低碳胶凝材料的发展前景。
地聚物胶凝材料以矿渣、粉煤灰等工业固废为原材料,是一类广义上具有独特性能的新型建筑材料。它由富含硅铝酸盐的矿物原料或工业废渣,在碱性激发剂作用下,发生化学反应形成。
“地聚物胶凝材料耐高温、隔热效果好,寿命长,适宜作为混凝土结构修补材料。”建筑材料工业技术情报研究所首席专家、世界建材学会会长崔源声说,最关键的是地聚物胶凝材料是传统波特兰水泥碳排放的1/5至1/10。
崔源声表示,我国固废产生量每年有50多亿吨,而每年消耗的矿产资源也高达50多亿吨,用这些固废来生产地聚物胶凝材料或混凝土或绿色建材,对于节能环保、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水泥生产和消费国,水泥行业目前面临较大碳排放压力。相关数据显示,我国水泥业的碳排放约占全国总量的13%,仅次于电力和钢铁行业。
“固废基低碳胶凝材料是水泥工业碳减排的一个重要路径。”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材料学院院长李辉教授介绍,水泥工业碳减排的常规路径包括提高热效率、优化熟料矿物组成、优化生产工艺,而采用固废基低碳胶凝材料、碳捕集技术则是创新路径。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教授王栋民也有类似观点。“水泥低碳化有改良型与颠覆型两条技术途径。”王栋民说,研发低钙水泥熟料、采用生物质燃料等衍生燃料、使用氢能燃烧等煅烧技术都是改良型技术途径,而采用碱激发的地聚物胶凝材料等属于颠覆型技术途径。
但目前地聚物胶凝材料尚未实现产业化。与会专家透露,成本高、制备技术仍不成熟等多方面原因影响了产业化进程。
“工业碱成本高。同时,地聚物胶凝材料缺少产品标准和应用规范,以及适用于地聚物胶凝材料的耐久性检测和测评标准体系,缺乏长期跟踪研究。”王栋民指出,地聚物胶凝材料的原料来源复杂多样,组成与物理化学特性差异显著,部分需额外预处理活化,这些技术难点也有待攻克。
不少与会代表正在推动地聚物胶凝材料领域技术创新及产品开发应用,加深产业链上下游的交流与合作。会议同期举行了第五版《地聚物化学与应用》中文版新书的发布仪式。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与浙江波普环境服务有限公司开展了“产业研融”科研项目的校企深度合作。大会还开展了中试基地、地聚物生产线的参观交流活动。
记者了解到,浙江波普环境服务有限公司将打造包头市首个百万吨工业固废资源化项目,运用先进粉体技术制备绿色低碳胶凝材料,推进地聚物胶凝材料等新型环保技术产业化,项目预计2025年11月竣工投产。
大会由中国硅酸盐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中国散协固废综合利用专委会、建筑材料工业技术情报研究所主办,浙江波普环境服务有限公司承办。
①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中国高新网、中高新传媒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高新网、中高新传媒或者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违反上述声明者 ,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