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看懂PEEK材料——机器人、航天军工都离不开它
2025-08-13 16:14:37
8月5日,PEEK材料重要文件发布,《高端装备轻量化发展白皮书》明确将 PEEK材料列为重点扶持对象。助力产业链走强。
我们都知道,对于制造业来说,上游材料的景气度取决于下游终端产品的需求。当下游终端产品进入需求放量阶段,那么上游材料要么涨价要么扩产,相关企业的业绩也会随之迎来量价齐升。
那么现在的材料,对于机器人产业来说,就有点像新能源汽车时代的锂矿,并且科技科技含量更高、应用领域更广,还兼具自主安全、国产替代的逻辑。
根据相关资料,PEEK材料又称“聚醚醚酮”,是一种半结晶型聚合物,具有轻量化、高强度、耐高温、耐磨等特性,材料密度仅为铝合金的58%,但拉伸强度可达200MPa(碳纤维增强后),在性能、商业价值上都处于工程塑料的“皇冠”位置。
PEEK材料有一点跟新能源的锂矿很不同,拥有专利门槛、细分种类多,考验化工合成和加工技术,被称为“特种工程塑料”。其优异的综合性能使其在交通运输、航空航天、电子信息、能源及工业、医疗健康等多个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
值得一提的是,PEEK在机械强度、高温性能、介电性能、热塑性、耐水解等性能上均能够更好地契合电动人形机器人的性能需求,是人形机器人减重的首选材料。资料显示,特斯拉Optimus Gen2就通过使用PEEK材料减重10公斤,提升行走速度30%。
不过在2022年及之前较长时期,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持续处于基础研究和技术积累阶段,主导产品多为用于教育的小型人形机器人,以及少量用于实验、展览、演出等场景的全尺寸人形机器人。
2023年,人形机器人产业进入爆发期,在学术界、产业界、政府、资本等多方通力协作下,人形机器人发展势能快速释放,PEEK材料需求也迎来大爆发。2012-2021年,中国PEEK产品需求量从80吨增长至1980吨,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42.84%。
据国金证券测算,每10万台人形机器人将拉动195吨PEEK需求,2027年国内PEEK市场规模或达16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13%。若2030年全球人形机器人销量达60万台,PEEK需求将超1170吨。
不过国产层面,PEEK材料的中国企业实际上份额还不高,早期基本由英国垄断。但好消息是:成本低,国产化提升空间较大。目前国产PEEK价格为400-500元/公斤,仅为进口产品(800-1000元/公斤)的一半。根据中金公司提供的数据,PEEK材料当前国产化率不足15%,未来5年国内产能将突破1万吨,国产化率有望提升至30%。
2025年是机器人产业关键一年,正从技术验证走向规模化生产,二级市场也逐渐从2023~2024年“海外映射”式主题行情,向“盈利兑现”的景气投资过渡。此前人形机器人的争议在于落地慢、商业化路径不清晰。如果未来盈利能力兑现、应用场景得以拓展,有望真正迎来大幅扩产、盈利增长、戴维斯双击的主线行情。
如果看好机器人整体的产业趋势,可以通过行业主题ETF——机器人ETF(562500)持续布局,跟踪中证机器人指数,以自动化设备为主导,从大模型、硬件制造、核心材料到系统集成,直接覆盖机器人全产业链。
风险提示:以上仅作为服务信息,观点仅供参考。提及个股不作为推荐,不作为投资依据。指数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或承诺。ETF二级市场价格涨跌幅不代表实际净值变动。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机器人ETF(562500)基金风险等级为R4(中高风险),具体风险评级结果以基金管理人和销售机构提供的评级结果为准。上述基金为股票基金,其预期风险和预期收益高于混合基金、债券基金与货币市场基金。作为指数基金,可能出现跟踪误差控制未达约定目标、指数编制机构停止服务、成份券停牌或违约等风险。
此外,ETF产品特定风险还包括:标的指数回报与股票市场平均回报偏离的风险、标的指数波动的风险等。
投资人应当认真阅读法律文件,判断是否和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基金管理人不保证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本资料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观点仅供参考,资料中的所有信息或所表达意见不构成投资、法律、会计或税务的最终操作建议,我公司不就资料中的内容对最终操作建议做出任何担保。在任何情况下,本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资料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市场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