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材料石化行业全景透视九游会国际
2025-10-14 12:19:33
石化产业链上游涉及石油、天然气、煤、无机盐矿等开采,中游涉及基础化学原料、化学中间体、合成纤维、合成橡胶等以及衍生品的生产,下游涉及农药、化肥、医药、电子化学品、化学助剂、日用化学品等终端产品制造。
本文选取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4大制造业中类,对全国石化行业整体进行全景透视分析。
石化生产主要集中在华东区域,同时各省各具特色,既有山东、浙江、广东等排头兵继续保持稳健的前进步伐和强劲的发展势头,也有极富资源禀赋的山西、陕西、新疆等地区加强资源优势转化力度,加快由单纯资源输出型向构建完整石化产业链转型。规模体量上,5个省份超10000亿,8个省份5000-10000亿,6个省份3000-5000亿,华东6个省份均超5000亿;增长态势上,2个年均增速超20%,8个年均增速10%-20%,全部省份均实现正增长。
4大领域共计16个细分市场,各领域景气程度并不完全相同,但在去产能、调结构大背景下,总体以低增长为主。规模体量上,精炼石油产品制造最大,达4.85万亿,6个超过10000亿,4个5000-10000亿,4个1000-5000亿;增长态势上,2个年均增速超20%,3个年均增速10%-20%,2个负增长。
4大类行业营收增速和利润增速自2019年开始由稳定正增长转向大起大落、巨幅波动。十四五期间各年份表现各异,具体来看,2021年除橡胶和塑料制品业利润出现负值外,其余均实现正增长,石化加工和化学纤维利润增幅明显;2022年利润全线下滑,石化加工和化学纤维利润降幅明显;2023年化学制品利润出现较大负增长,其余多数实现正增长。外部环境的高不确定性和原料价格的大幅波动,给各行业经营带来不小挑战。
4大类行业盈利水平正趋势性下降。成本费率方面,多数小幅抬升,化学纤维制造业最高,达92.4%,橡胶和塑料制品业最低,达83.7%。期间费用率方面,多数小幅下降,各行业期间费用率不足10%,优化潜力有限,可见行业盈利压力更多在原料成本端控制。
4大类行业研发水平正持续稳步提升。2022年石油加工、化学制品、化学纤维、橡塑制品R&D经费投入分别为171亿元、1005亿元、171亿元、535亿元,较2018年增幅最高为橡塑制品68%,最低为化学制品12%; R&D投入强度分别为0.3%、1.1%、1.6%、1.8%,化学纤维、橡塑制品提升较为明显,但与行业十四五规划确定的“规上企业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达到1.5%以上”目标仍有差距;发明专利数分别为0.78万个、10.2万个、0.66万个、13.6万个、5.3万个,是2018年1.5倍以上。
4大类行业资产负债率和应收账款占流动资产比重行业分化明显,资产负债率最低51%,最高67%,应收账款占最低13%,最高33%。趋势方面,总体平稳,波动较小,资产负债率化学纤维高值低值差最大,不超过6个百分点;应收账款占比橡塑制品高值低值差最大,不超过5个百分点。
4大类行业IPO和资本市场结构表现差异明显。IPO方面,十四五期间石化行业整体上市企业数及IPO资金募集额均大幅提升,新增177家上市企业,新增募集1561亿元,这其中化学制品占据绝对增量。资本结构方面,十四五期间石化行业主板占比快速提升,新增IPO企业主要冲刺以沪市深市主板为主。
多数上市企业在十四五期间实现了较好发展。截至2024年10月,530家石化行业上市公司中化学制品最多达356家,其次橡塑制品132家、化学纤维25家、石化加工17家。十四五期间实现收入持续正增长和正盈利的总数达260家,近半数上市企业克服各种不利影响,积极应对行业运行挑战,逆势而上。
十四五期间石化行业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加快,研发投入加大、流动性平稳、资本市场高涨,但受外部环境不确定和原料端价格传导影响,行业运行波动明显加剧,营收利润大起大落、盈利趋势性下降。当前,石化行业进入爬坡阶段,“底部盘整,筑底企稳”的态势已显现,但行业仍面临不小的“效益下滑”挑战。展望未来,石化行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趋势既定。对于石化企业而言,一方面要保生产,拓市场、渡难关,强内功、求生存,多措并举应对短期内利润下降的压力,同时也必须保持对长期发展的投资,尤其是在研发、数字化和低碳发展等领域的投资。
上海基业昶青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作为5A管理专家,我们秉持世界顶级专业标准,恪守实效服务承诺,依托AI技术和商业数据,提供战略、营运和人才等管理解决方案,助力先进组织基业昶青。